2013年3月14日 星期四

愛吃重鹹?當心身體細胞分不清敵我

優活健康網 – 2013年3月10日 上午11:00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灣人愛喝湯,外面店家所販賣的湯湯水水,只要稍微喝一碗,就可能納含量超標。而吃重鹹的後果,除了造成心血管疾病產生之外,根據英國《BBC》報導指出,歐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吃重鹹很有可能會導致自體免疫細胞,攻擊自家細胞的情況,引發自體免疫疾病,如多發性硬化症等。

吃太多鹽巴,怎麼會產生身體細胞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情況產生?而這些科學家原本是懷疑,因為現代人的飲食習慣改變,吃太多加工食品,或是速食類食物,而導致近十幾年來患有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增多!

但是,科學家們,經過大規模的研究之後卻發現,這些食物之中,都有含高鹽的現象。因此,科學家推論,可能是因為這些重鹹食物,才導致自體免疫疾病的產生。

可是為什麼吃重鹹會發生自體免疫疾病呢?研究人員表示,有一種輔助細胞稱為「Th17」,專門負責幫助免疫T細胞發揮作用,除了對抗感染,這種細胞 一旦失控,也可能造成自體免疫疾病。而這次研究團隊進行細胞實驗發現,鈉鹽(氯化鈉)會讓Th17細胞產生變化,當鹽分濃度增加,細胞就會更有攻擊性、侵 略性。

而在實驗當中,老鼠實驗也發現,當飲食中的鹽分攝取量增加,自體免疫疾病多發性硬化症症狀也會變得更為嚴重。多發性硬化症為中樞神經系統自體免疫疾病,有研究顯示,Th17細胞異常反應也與多發性硬化症有關聯。

對此,「多發性硬化症生物醫學研究協會」負責人蘇珊科爾哈斯(Susan Kohlhaas)表示,這項研究的確有其突破性意義,為患者帶來新的契機;至於吃高鹽就會導致多發性硬化症一點,或許還有討論的空間,目前只能說維持低 鈉鹽的飲食,無疑仍是保持健康的基本要素之一。

瘦下來超簡單!http://goo.gl/cCAXi
徵求減重代言人及教練!http://goo.gl/a43Ds

2013年3月11日 星期一

錯過年後黃金瘦身期 減肥更增困難


NOWnews – 2013年2月20日  記者王郁淳/台北報導
 
隨著年節假期結束,民眾也陸續收心回到工作崗位上,而在年節大魚大肉,四 處出遊嘗遍美食的歡樂後,不少民眾也有感,腰圍似乎多了幾吋、體重也偷偷的上升了 幾斤。瘦身專家呼籲,民眾如短時間暴飲暴食,可能誘使人體體重的基礎設定點失去平衡,如不在短時間內回復到年前原先體重,身體機能將開始習慣新的體重,而 超過3個月黃金期過後減重將更不易。

人體的體重可比做是一個設定點(Set point),就像一般人常溫下的體溫會自然設定在攝氏37℃左右一樣,體重同樣也是,人體會本能的控制體重在一定的範圍內(10至20%),瘦身專家楊 名權醫師解釋,而體重的變化大約就是落在這個範圍上下,這就是所謂的「體重設定點理論」。換言之,人體自然的透過體內複雜的荷爾蒙、化學物質以及飢餓訊 號,來幫助人體將體重維持在定點範圍內。但當人類不自覺的超出了體重定點的範圍,而沒有在短時間內修正時,就可能產生身體機能變化。

舉例來說,多數民眾在滿足口腹之慾的當下,可能會出現「沒關係,下一餐再減就好…」的心態,但如連續下來都心存僥倖認為自己瘦的回來,可就得小心 了。楊氏 診所醫師賴斯敏亦表示,將近六成以上的民眾,在遇上年假時就會放任體重不管,再加上運動習慣也跟著放假,使得多半在年假後發生上升的體重難以降回的現象, 這時恐怕體重設定點已重新定位在一個新的更重公斤數上。

賴斯敏醫師解釋,基因是影響設定點最基礎的要素,但也要加上活動與飲食才能組合成人體當下的體重設定點,一旦吃太飽就會干擾系統運作、調高設定點,人體也會快速適應增加後的體重,這時要降下來可就困難許多。

鄭源醫師補充,人體要自行降下設定點比要上升來得困難,這是因為人類自然演化的關係但並非辦不到,基本上藉由健康的飲食調理與運動習慣或藉由專業減 肥門診 協助就能降低體重,將體重設定點調降。但若增加的體重維持時間超過2~3個月左右才開始減肥,會更加重設定點回降的困難!因此醫師呼籲民眾,把握年後3個 月黃金瘦身期瘦身,而特別是更年期女性更要在2個月內好好調整飲食習慣。

楊名權醫師也提醒,就算是在期間內減肥成功者,也不能一下子鬆懈,減肥者當體重來到了新低的公斤數後,也要維持體重不上升至少3個月以上的時間,才能讓身體重新設定並習慣這個新的體重公斤數,降低復胖的可能性。

瘦下來超簡單!http://goo.gl/cCAXi
徵求減重代言人及教練!http://goo.gl/a43Ds

2013年2月28日 星期四

哪種運動減肥無效?

 

2011-06-20 康健雜誌 114期    文/林慧淳 
 
運動吧!但常有人抱怨「每天運動還是減不了肥」。健身教練指出,這類減肥者選錯「無效運動」,因而無法在最短時間達到瘦身成效,必須遵循正確又有效率的運動法則,才能事半功倍。

無效運動1:選錯運動→瑜伽、游泳、騎車、呼拉圈

減肥的重點在「減脂」,應避免多花時間在無法燃脂的運動上,偏向嬉遊的休閒活動也不是瘦身首選,容易導致肌肉拉傷的運動更會摧毀減肥計劃,不可不慎,短期運動瘦身應避免選項如下:

.瑜珈、彼拉提斯、抗力球

國際運動有氧體適能教練李筱娟指出,瑜伽等運動屬於伸展性質,雖然同一個動作維持幾分鐘會流汗、消耗體力,但不屬於燃脂的有氧運動,難達瘦身功效。

.呼拉圈

呼拉圈是萬芳醫院肥胖防治中心主任劉燦宏口中「連續做2小時只會累卻不喘」的活動,運動量非常低,對於減肥幾近無效。

.游泳

將 游泳列入無效的運動減肥法令人訝異,劉燦宏醫師強調,游泳雖然消耗熱量,但一般人經常來迴游一趟就暫停歇息,運動強度不足、心跳無法加快,待在水裡游游停 停的時間一長,胃排空加速,身體容易飢餓,結果自我慰勞的飲食所補充的熱量,反而高於游泳消耗的卡路里,更難達到減肥成效。

.騎自行車

假 日騎車遊覽自然風光,心曠神怡,但恐怕不適合當作減肥的唯一運動。李筱娟教練指出,戶外騎車是享受,室內騎車才能鍛鍊。騎車郊遊攜帶零食一下肚,熱量統統 補回來;加上近年來單車熱潮興盛,有些人加入騎車行列前,並未注意單車大小、姿勢正確,常因座位的高低不當,反而造成膝關節受傷。

.重力訓練

對於尚未養成運動習慣的人,直接挑戰重量訓練是一大禁忌,劉燦宏醫師說明,重量訓練的運動強度太高,身體緊急以葡萄糖和儲存在肌肉裡的肝醣做為熱量燃料,不但不能燃燒脂肪,一瞬間消耗的熱量也少,無法減肥,只能練出肥厚的肌肉,不是瘦身者想要的結果。

全球首大醫療入口網站WebMD更點名重量訓練中的拉背機、肩部推舉機、直立划船等器材,具有「潛在性不安全」,如果沒有專業教練在旁指導,可能因為姿勢偏差或因高估自己的體能,而使身體承受過度的拉扯和重力,導致難以彌補的傷害。

建議運動:水中有氧、飛輪有氧

有氧運動是達到體脂肪燃燒最迅速有效的運動,無論是舞蹈、慢跑、健身房裡的划步機等,只要能達到中低強度、長時間活動兩項目標,都可燃脂瘦身。其中,飛輪有氧和水中有氧是專業人士公認有效的減肥首選。

■飛輪有氧

在 教練口令指示下、配合歌曲節奏,人人在室內單車上揮汗如雨。李筱娟教練指出,飛輪有氧是全球公認熱量消耗最高的運動,對於心肺功能提升、下半身肌力增強、 核心肌群穩定性升高也有助益,且動作簡單,透過單車上的阻力旋鈕,營造各種情境變化,無論是入門或進階者都能找到適當的運動頻率。

台安醫院家醫科醫師林姝萍研究發現,飛輪有氧可改善新陳代謝症候群患者的血脂、血糖和身體質量,效果顯著,但她也提醒,因飛輪運動較激烈,最好先由醫生或運動教練評估是否合適,有心血管疾病、肥胖者、或關節曾開刀的患者不建議採用。

■水中有氧

看 起來溫和緩慢的動作,燃脂效果卻不亞於陸上有氧,劉燦宏醫師說明,水中有氧仰賴水的浮力和阻力達到運動效果,配合浮板等道具使用效果更佳,例如一邊將浮板 壓進水裡一邊行走,除了必須使勁之外,還能使用到陸地上較難運動的小肌群,有平衡肢體的附加價值;對於銀髮族、關節不適或體態肥胖不適宜在陸地上蹦蹦跳跳 的人來說,水中浮力可卸除大部份衝擊力道,是個輕鬆無負擔的瘦身方法。

無效運動2: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無法持之以恆」是運動瘦身的頭號大敵,許多人立志減肥前幾天投入許多時間和體力,運動到汗水淋漓、精疲力盡,但很快就怠惰懶散,無法持續,對此劉燦宏醫師建議,利用「零存整付」的概念,每天運動一小時,便可輕鬆瘦身。

每天一小時!乍聽之下很困難,劉醫師笑著解釋,過去燃脂概念是要做有氧運動至少30分鐘,但最新研究發現,同樣是運動40分鐘,分段做完比一次完成的效果更佳,原因是「運動後熱效應」的影響。

運動後熱效應是指做完運動後身體的代謝率仍會持續一段時間,期間所消耗的熱量不亞於運動時的熱量,分段運動時,後續的熱效應次數也多,燃脂效果較一次做完運動好,劉燦宏進一步說明。

此 外,過去認為心跳每分鐘到達130次才合乎運動標準,現在也修正為每分鐘心跳110次、中低強度的動作,也能達到相差無幾的燃脂效果。因此劉燦宏說,有足 夠毅力維持熱量消耗高的運動當然很好,但若難持之以恆,日常爬樓梯、做家事、早一站下公車走路回家等讓身體動起來的活動都無妨,每天累積一個小時的活動時 間,減肥於無形。

無效運動3:長期做相同運動,輕而易舉就能完成

運動初期效果顯著,但當身體習慣單一運動的頻率和強度時,體重無法繼續減輕,這時如果放任自己維持一派輕鬆的運動習慣,這個運動等同無效。

這時需從增加運動強度或混合肌力訓練著手。拉長時間、加快速度、增加頻率等做法可達到強度增加,而肌力訓練的目的則是提高基礎代謝率。

劉 燦宏醫師強調,日常活動或運動所消耗的能量僅佔總熱量20~30%,因此再怎麼從事有氧運動,燃脂仍有限;相反地,即使我們坐著不動,身體為了維持心跳呼 吸所耗用的能量佔了熱量消耗大宗,稱為「基礎代謝率」,和體內的肌肉量有關,肌肉量愈多、基礎代謝率愈高,身體就能消耗更多熱量。

因此,當有氧運動減肥到達瓶頸時,應加入無氧肌力訓練,以拉高基礎代謝率,加速熱量消耗,包括適量的仰臥起坐、伏地挺身,或重力訓練,可突破難再減肥的困境。

一月計劃建議

一個月運動瘦身怎麼做?劉燦宏醫師建議:

1.第1~15天:純做有氧運動,每天累積1小時。

2.第16天開始:先做有氧運動40分鐘,搭配15~20分鐘的無氧肌力訓練,可一直維持這個運動比例,繼續朝目標邁進。

3.必須搭配飲食控制,否則再怎麼努力運動都難瘦下來。

居家減肥運動組合

國際運動有氧體適能教練李筱娟結合伸展、有氧、及肌力運動,設計一套居家可做的有效運動組合,一塊兒運動吧!

■伸展:弓箭步

1.兩腳打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眼睛平視前方,右腳站立膝蓋曲蹲,左腳向前大踩一步,膝蓋不超過腳尖,兩腳各呈90度。

2.前腳收回兩腳平行的位置,右腳保持微彎,左腳向後踩,腳跟抬起膝蓋彎曲向下蹲,收回開始位置,反覆做15~20次之後換腳。

練大腿肌力、身體平衡和穩定,動作愈慢愈費力。持續的時間加長到15~20分鐘以上可提伸心肺功能。

■肌力訓練

1.蹲:
利用彈力繩的阻力增加強度(也可用寶特瓶裝水代替),雙手握住彈力繩打開在身體兩側與肩同高的位置,兩腳打開與肩同寬,雙腳曲蹲,膝蓋不超過腳尖,雙手向上舉高後,慢慢回來一開始的位置,重複8~12次,可鍛鍊大腿和臀部,注意動作時手直接往上不要外開。

2.肱三頭肌伸直:
身體站直收腹,一腳踩住彈力繩,左手握住右手肘,右手彎曲向後,右手向上伸直,再回到開始位置。

3.肱二頭肌彎舉:
單腳或雙腳踩住彈力繩,繩子愈長阻力愈小,手肘置與身體兩側,手向上彎舉,放下來靠近大腿的位置。

4.肩膀三角肌:
單腳踩住彈力繩,手握繩由下向上舉高,停留1~3秒訓練肩膀。

以上動作建議次數8~12次,可依個人體能增加,約10~15分鐘。

■爆發力訓練:彈跳

1.雙腳蹲下,雙手放在身體兩側撐住地板,雙腳同時向後跳,再迅速收回
來,然後站起來。

2.依個人體能,反覆做3~5分鐘,運用瞬間彈跳的力道,訓練心肺及爆發力。

■拳擊有氧

1.預備動作:兩腳與肩同寬,右腳前左腳後,雙手置於臉頰兩側。

2.基本動作:右直拳是1,左直拳為2,右勾拳為3,左勾拳為4,
右上勾拳為5,左上勾拳為6。

3.可任意組合基本動作,以6個動作反覆出擊。

4.配合腳步動作位移,後腳跟微微抬起,腳掌著地,配合自然節奏,前後左右或圓形移動維持拳擊強度。

5.身體微彎,腹部保持緊縮,左腳抬膝,模擬近身格鬥衝撞姿勢。

6.左腳落地後,右腳往後踢,出力點在腳跟,可鍛練臀部肌肉。

7.接著整套拳擊動作換邊做,練習時間持續15~20分鐘。

2013年2月26日 星期二

脂肪肝怎麼來 就要怎麼治

【聯合報/記者趙容萱/報導】

定期檢查 預防肝硬化腫瘤

「我有脂肪肝,該怎麼辦?」很多人拿到健檢報告,發現自己有脂肪肝,不知如何是好。署立台中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童圭涵說,脂肪肝治療的重點,就是針對引發脂肪肝的因素對症下藥。

脂肪肝一般沒有外顯的症狀,很多人是在定期的健康檢查發現,或者是肝功能異常升高,出現如疲倦、惡心、厭食、黃疸、右上腹腫脹等不適症狀,就醫才發現。
陳季宏說,脂肪肝比正常肝臟更易受到藥物、化學毒物、酒精、缺血以及肝炎病毒感染傷害;且長期脂肪肝可能轉變為肝硬化、甚至肝腫瘤。

定期抽血 觀察肝功能指數

陳季宏指出,脂肪肝一般來說沒有症狀,對身體是否會造成影響可透過肝功能指數判讀,因此做健康檢查時,除了超音波之外,最好同時抽血,檢查肝功能指數是否正常。
陳季宏建議,一般民眾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習慣,一旦發現有脂肪肝,即使無症狀,也不要掉以輕心。若脂肪肝合併肝功能異常者,最好每三個月抽血、每半年做一次超音波;若為單純脂肪肝,半年追蹤一次即可。

檢視生活習慣/脂肪肝怎麼來 就要怎麼治

童圭涵說,由於造成脂肪肝的原因很多,民眾應經由醫師診治,查出引發脂肪肝的因素,並且對症下藥。
1. 肥胖引起單純肥胖引起脂肪肝,就要靠減重,應均衡飲食、多運動,當體重超標時就要特別注意。
2. 家族病史高血脂、糖尿病等家族史者,更要特別留心飲食,控制血脂或血糖。
3. 酗酒肝炎如果是酗酒或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脂肪肝,就要戒酒,或者針對病毒進行治療。
此外,不良的生活習慣包括:熬夜、睡到中午、不吃早飯,有吃消夜習慣、不愛吃蔬果或偏食、多坐少動,以及不愛運動,也都易衍生脂肪肝,應戒除。


※延伸閱讀》
破除迷思:不是胖才會有脂肪肝!


瘦下來超簡單!http://goo.gl/cCAXi
徵求減重代言人及教練!http://goo.gl/a43Ds
 

破除迷思:不是胖才會有脂肪肝!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

       台灣人大約每三個成人,就有一人得了脂肪肝,脂肪肝到底是什麼?脂肪肝不再是胖子的專利,哪些飲食是容易被忽 略?脂肪肝可說是台灣人最普遍的肝病,因為肝病基金會就曾經針對9千個上班族進行超音波檢查,發現罹患脂肪肝的比例高達43%,男性上班族更高達49%。 研究指出,台灣人脂肪肝盛行率超過三成,大約每3個成人當中就有一人得了脂肪肝,比大家熟知的B型肝炎(20%)、C型肝炎(2~6%)高太多了!

       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脂肪肝?內科教授林杰樑表示,肝是沉默的器官,一般來說脂肪肝是沒有症狀的,只能靠超音波、肝功能化驗來檢查;少部分人肝指數過高會呈現容易疲倦,或是脂肪肝嚴重會出現黃疸,一般人有脂肪肝是沒辦法從症狀發現的! 

       林醫師也解釋,到底甚麼是脂肪肝?脂肪肝是指肝內的脂肪含量,主要是三酸甘油脂的含量超過肝總重的5%以上(100公克的新鮮肝臟組織中,脂肪的含量超過 25公克,或肝組織切片超過10%以上的肝細胞有脂肪空泡堆積的情形。菜市場豬肝中的「粉肝」及法國料理中「鵝肝醬」就是脂肪肝。

       脂肪肝形成的原因有:酒精酒精性脂肪肝代謝過度肥胖高血脂性的脂肪肝糖尿病脂肪肝食物或營養不良藥物與其他。脂肪肝對人體的危害,恐造成: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既然叫脂肪肝,吃太油就一定會有脂肪肝嗎?酒精高油脂的食物,是造成脂肪肝的兩大原因!每天超過30公克的酒精,脂肪肝變成肝硬化、 肝癌的機率就會增加20%垃圾食物高油脂的垃圾食物,油脂累積在肝細胞,就會形成脂肪肝。

       不是胖子才會有脂肪肝,有1/3的台灣人都有脂肪肝,是真的嗎?林醫師說,真的,跟種族也有關,美國脂肪肝的比率是1/5,但印地安人脂肪肝卻高達70%!而且不是胖子才會有脂肪肝,瘦的人也會有! 

瘦子的脂肪肝罹患率也有15%,原因跟飲食、代謝有關!

        因此,該如何顧肝、避免脂肪肝?醫師提醒,絕對禁酒、少吃燒烤、垃圾食物、多吃蔬果、魚油,減肥、多運動才是不二法門。

※延伸閱讀》
脂肪肝怎麼來 就要怎麼治


瘦下來超簡單!http://goo.gl/cCAXi
徵求減重代言人及教練!http://goo.gl/a43Ds

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

吃太好!岩鹽「缺碘」 病態性發福增2成

TVBS – 2013年2月20日 下午1:54

有些人為了健康,捨棄傳統海鹽,把岩鹽、玫瑰鹽等號稱健康的鹽類當主要的食用鹽,但萬萬沒想到這些鹽巴根本不含碘,反而會讓甲狀腺低下,導致「病因性肥胖」,光是最近幾個月,求診量就多出2成;醫師強調,1人1天最好攝取5公克的傳統海鹽,攝取的碘才足夠,一味追求健康鹽,反而越吃越肥。


香煎牛排滋滋作響,表面撒岩鹽更能增添風味,有些人不喜歡傳統海鹽,怕對身體造成負擔,改吃比較健康的岩鹽,反而越吃越胖。患者黃先生:「最胖的時候胖到93.6公斤。」

除了「吃多少動」,有1成民眾是這種病因性肥胖,岩鹽、玫瑰鹽等完全不含碘,碘攝取不足,容易讓基礎代謝率下降,自然就會變胖,像這種「缺碘性甲狀腺低下」的肥胖,光是這幾個月,求診民眾就多出2成。


萬芳肥胖防治中心醫師林硯農:「碘的攝取不足,造成甲狀腺功能的低下,造成熱量的累積,熱量就會變成脂肪的體積,造成所謂的肥胖。」

「缺碘」導致的肥胖,好發45歲以下女性,如果出現怕冷、虛胖、便秘,或是疲倦、月經不規律、肌肉無力等症狀,可能是變胖前兆之一,醫師建議傳統海鹽1天吃5公克,攝取的碘相當足夠,別把岩鹽當主要食用鹽巴,偶而吃,讓肉類更鮮美無所謂,以免追求健康之餘,肥油跟著找上身。


瘦下來超簡單!http://goo.gl/cCAXi
徵求減重代言人及教練!http://goo.gl/a43Ds 

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埋線減肥 中醫界:沒那麼神

【新唐人2013年02月18日訊】(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8日電)


過完年胖一圈,埋線減肥療程令人心動;不過,中醫界說,埋線沒那麼神奇,只是減肥選項之一,復胖率高,不能擺在第一順位。

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今天指出,1999到2012年共22篇埋線減肥的報告,有的結論認為有效,有的卻是「不顯著」,有的認為缺乏西醫減肥藥做對照,埋線減肥療效不客觀,其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研究顯示,埋線減肥的證據不充分。

中醫藥委員會表示,這些論文水平不足以被SCI(美國科學引文索引)收錄,而且埋線穴位前後不一致,實在很難認定埋線減肥的具體成效。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孫茂峰說,埋線減肥的理論基礎包括傳統經穴、神經、荷爾蒙等方面,中醫還會建議減重病人要配合飲食運動,說穿了,減重是雞尾酒療程,針灸埋線沒那麼神奇

媒體工作者李小姐即是一例,她每週埋線12到16針,餐餐食量如小鳥,外加保健食品、健走甩手,1年瘦16公斤,她深怕復胖只好繼續花錢減肥。另一位台南市的方小姐,埋線2週瘦1公斤,卻無法堅持不吃澱粉食物,最後復胖。

孫茂峰也承認,減重者只要停止埋線,幾乎都會復胖,覺得最近吃多了、開始發胖的減肥者來說,減少淺層局部肥胖,埋線只是選項之一。

埋線減重是自費療程,不少人出於撈本心態,總想要肚皮、手臂多扎幾針、多幾個穴位埋線,把自己弄成刺蝟。孫茂峰認為,埋線的穴位、深度的掌握,才是關鍵所在,找合格診所由醫師執行,才有安全保障。

瘦下來超簡單!http://goo.gl/cCAXi
徵求減重代言人及教練!http://goo.gl/a43Ds 

2013年2月1日 星期五

健康名詞:三酸甘油酯

化學結構

三酸甘油酯的化學式是CH2COOR-CHCOOR'-CH2COOR",其中R、R'、R"為烷基(alkyl)長鏈。三個脂肪酸 RCOOH、R'COOH、R"COOH 可能為相同、相異或部份相異的烷基。
自然界裡的三酸甘油酯的鏈長差異很大,但是16個、18個和20個原子的鏈最常見。自然界裡常見的植物和動物三酸甘油酯的長鏈只有雙數碳原子的,其原因來自乙醯輔酶A生物合成的過程。細菌也能夠產生單數碳原子的或者分叉的鏈。由於反芻動物反芻過程中有細菌介入,因此它們的三酸甘油酯也包含單數碳原子(比如15個碳原子)的鏈。
天然的脂肪包含許多不同的三酸甘油酯,因此它們沒有固定的熔點,而是有一個非常寬的熔化溫度帶。可可脂是少數的僅有數種三酸甘油酯的脂肪,包含棕櫚酸油酸硬脂酸。因此可可脂的熔點比較固定,導致巧克力在嘴裡熔化時沒有顆粒的感覺。
細胞裡,三酸甘油酯可以自由穿過細胞膜,原因是其無極性,與組成細胞膜的類脂雙層不產生反應。

 

新陳代謝

三酸甘油酯是極低密度脂蛋白和乳糜微粒的主要組成部分,在新陳代謝過程中它作為能源和食物中的脂肪的運輸工具起了一個重要的作用。其能量密度為醣類蛋白質的兩倍(9大卡每克)。在小腸內,三酸甘油酯在脂肪酶膽汁的作用下被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後進入血管。在血液內它重組,形成脂蛋白的組成部分。它的作用包括向細胞運輸脂肪酸。不同的組織可以釋放脂肪酸或者吸收脂肪酸作為能源。脂肪細胞可以產生和儲藏三酸甘油酯。假如身體需要脂肪酸作為能源時胰高血糖素會促使脂肪酶分解三酸甘油酯,釋放自由脂肪酸。由於無法使用脂肪酸作為能源,三酸甘油酯中的丙三醇會被轉化為葡萄糖供腦作為能源使用。假如腦對葡萄糖的需要大於身體內的含量時,脂肪細胞也會將三酸甘油酯分解。

 

疾病

在人體內高三酸甘油酯含量與動脈硬化有關,加上高血壓會提高冠狀動脈性心臟病中風的可能性。不過三酸甘油酯含量的影響比LDL:HDL比率的影響要低。其原因可能是因為三酸甘油酯含量與HDL膽固醇含量之間的反正比例關係。
高三酸甘油酯指數導致的另一個疾病是胰腺炎

 

指標

美國心臟協會就三酸甘油酯指數給出了以下指標:
指數(毫克/分升) 指數(微莫耳/升) 註釋
<150 <1.69 一般,低危險
150-199 1.70-2.25 臨界
200-498 2.25-5.63 高危險
>500 >5.65 非常高,危險性增高
請注意這些值是在空腹的情況下化驗出來的。吃過飯後三酸甘油酯的值會暫時提高一段時間。

 

降低三酸甘油酯指數

有人建議通過帶氧運動和低醣類的食物來降低三酸甘油酯指數。魚肉中含的奧米加-3脂肪酸(每天約5克)、每天一至數克菸鹼酸(維他命B3)以及羥甲戊二醯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被用來降低三酸甘油酯指數。二甲苯氧庚酸被用在極高水平的三酸甘油酯情況下。但是由於它們無效,在有些情況下甚至提高死亡率,因此它們被撤出北美市場。酗酒會提高三酸甘油酯指數。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

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

挨餓→生氣 反覆發生 內分泌可能出問題

【聯合晚報╱李樹人】


  每個人都有挨餓的經驗,可能因此情緒不穩、容易生氣,但如果已經變成固定模式,幾乎天天因此憤怒、脾氣暴躁,就應該到醫院徹底檢查,可能是內分泌出問題,甚至胰臟長出腫瘤。

  奇美醫學中心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田凱仁指出,處於飢餓狀態,血糖就會逐漸下降,以致出現手抖等症狀讓身體不舒服。不過,人體會有自然機制,會讓血糖慢慢上來,不至於一直往下掉。 通常低血糖大多出現在糖尿病患身上。有些患者吃藥、打針時若飲食沒有妥善配合,藥物就可能讓血糖降過頭,造成頭暈、冒冷汗、全身無力等症狀。

 近幾年隨著飲食與運動習慣改變,國內糖尿病患者人數快速成長,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統計發現,國內約有6%人口罹患糖尿病,人數超過140萬人,必須藉由藥物、飲食及運動來維持正常血糖值,預防發生低血糖。 所謂低血糖是指血糖值在70mg/dl以下,一般人很少會出現低血糖。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認為「事出必有因」,透過身體機制,正常人會自行調整血糖,即使偶有一些小症狀,但不至於失控到情緒激動甚至躁動。

  蔡世澤分析,民眾如有類似症狀,很可能是胰島素過度分泌,最好至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也有可能是胰臟長出不該有的東西,才會導致胰島素分泌旺盛,讓自律神經失調。

  至於糖尿病患應盡量避免低血糖發生。田凱仁指出,糖尿病患低血糖的後遺症,遠比一般人嚴重,初期症狀為飢餓、發抖、冒冷汗、心跳加快、無力、頭暈、嘴唇發麻等,嚴重時則會意識不清、抽筋、昏迷。

  造成低血糖原因很多,包括運動時機不佳、運動過度且未補充食物、降血糖藥物過量、嘔吐及腹瀉等,禁食或進食量少、用餐時間延遲也可能造成低血糖。田凱仁建議,要避免低血糖,飲食應定時定量,少食用高脂食物,且運動時不可空腹,運動前可吃些點心,並隨身攜帶方糖或糖果,如果全身無力、冒冷汗,就馬上吃糖果。

2013年1月25日 星期五

票選身體小毛病代表字:肥

華人健康網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3年1月24日 下午10:44
肥胖是全民公敵,同時也是國人「身體小毛病」年度票選的代表字。根據一項問卷調查發現,去年1整年,台灣民眾最關心的 身體小毛病,由「肥」字拔得頭籌,其次依序為:「累、痠、痛、冷、鬱、眠」等代表字。而30歲以下年輕人不論男女都有「鬱」的小毛病。中醫師建議,要改善 年輕人的「鬱」,可吃些人蔘與甜品來改善,但如果嚴重的話,則需尋求醫師協助。
肥胖是全民公敵,同時也是國人「身體小毛病」年度票選的代名詞。

這次調查主要是針對台灣、香港、馬來西亞等三地,參與健康檢查的華人,所進行的「2012年身體小毛病代表字票選」活動。主辦單位提供50個小毛病候選字票選,結果在8033票中,由「肥」字拔得頭籌,成為台港馬地區2012年身體小毛病的年度代表字。


而「身體小毛病」代表字的前10名則分別為:「肥(體重過重、腰粗肥胖)」、「累(疲累、精神不濟)」、「痠(關節肌肉痠緊)」、「痛(頭痛、經 痛、全身痛)」、「冷(手腳冰冷)」、「鬱(負面情緒、心情不好)」、「眠(失眠多夢、睡不飽)」、「癢(眼、耳、鼻、喉嚨及皮膚發癢)」、「饞(渴望食 物)」和「虛(抵抗力差、病懨懨)」。


婦產科朱大維醫師表示,飲食過量和運動不足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10個代表字中,「累」、「鬱」、「眠」的關聯性高,因為「累」分心理和生理兩個層面,心理累就容易感到憂鬱;有些人工作超時過量,就易造成生理上的累;還有部分人覺得累則是和肝功能的疾病有關。


另外,肌肉緊繃,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都容易造成肌肉痠痛;工作繁忙所造成的壓力,也會全身痛;而老年性的疼痛則是因退化所引起的。困擾台灣女性的手腳冰冷小毛病,多是因為運動不足,血液循環不好所導致。


百病肥為首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醫師則表示,前10大代表字,雖然乍看之下不嚴重,一旦拖久了而不積極想辦法改善,都可能轉變為嚴重的疾病。特別是「百病肥為首」,在這個年代,肥胖不是福氣。


而「累」包含精神和體力層面;疲累發生的第1階段是以肝的調節失職為主,第2階段則是肝脾失調,氣陰輕度耗損,第3階段發展成臟腑功能勞傷,氣血陰陽虧損的慢性疲勞症候群。

這次票選調查結果,值得注意的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不論男女都有「鬱」的小毛病,男性尤其嚴重,是年輕男性票選的第3名、女性則是第6名。針對困擾年輕人的「鬱」,建議可吃些人蔘與甜品來改善,但如果嚴重的話,則需尋求醫師協助。

瘦下來超簡單!http://goo.gl/cCAXi
徵求減重代言人及教練!http://goo.gl/a43Ds